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学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教党〔2017〕41号)《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组通字〔2018〕10号)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6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新形势下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加强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四个服务”,大力营造弘扬高尚师德师风、潜心教书育人、带头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
(二)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为重点,以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为着力点,不断夯实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教师党支部在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党员师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促进学校学院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努力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使广大党员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的表率。
二、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强化政治引领。抓好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建设,着力提升支部的政治领导力。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党支部建设的首位,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教师党支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开展,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及时做好发展教师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党费收缴和党员活动、党员关爱帮扶等基础性工作。
团结凝聚师生。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相结合,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教学科研、就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师党支部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的看家本领,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凝聚师生群众的政治核心和坚强阵地。
促进学校中心工作。围绕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立足推进学校学院事业发展这个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和学校中心工作任务,推动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结合、有机融入。坚持重大决策党内先讨论、重大政策党员先知情,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在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带头攻坚克难,把党支部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突出抓好党支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规范开展教师党员党内学习教育制度,按年度做出学习安排。教师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个人学习计划,通过网络选学、实践研学等方式加强学习。落实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学习,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推动讲政治要求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加强党支部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把关作用,团结凝聚教师把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教育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关心了解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及时回应教师重大关切,防止各类错误思想文化侵蚀,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增强教师归属感获得感。坚持贴近教师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建立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服务载体,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和精神之家,形成教师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常态化帮扶机制,在政治上正确引导、业务上热情指导、生活上热情关照教师,切实解决教师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依托党支部搭建校院领导与教师定期交流联系平台,促进教师成长发展。
(三)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和活动方式
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师生,有利于促进业务工作的原则,积极适应学校和本单位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学科设置、办学形式的新变化,不断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根据实际需要,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等设置教师党支部,确保每一名教师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凡有正式教师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均应建立教师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业务相近的教学科研单位联合成立党支部,也可成立师生联合党支部。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设书记1人;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可增设副书记1人。
规范党支部建制和换届。合理控制教师党支部党员人数规模,一般在30人以内。教师党支部委员会任期一般为3年。坚持按期换届,对任期将满的党支部,其上级党委(党总支)一般应提前6个月提醒做好换届准备工作,党支部一般提前4个月向其上级党委(党总支)书面报送换届请示。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每学期要对所属党支部情况进行摸底,对软弱涣散、支委不强、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发挥作用的,要限期整顿、提升达标。
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紧紧围绕学校和本单位中心工作,贴近师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着力在主题创新、载体创新、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开放性、互动性和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既要坚持党支部活动区别于其他组织活动的政治性思想性严肃性,防止一般化庸俗化娱乐化,又要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注重创新载体平台,探索运用“互联网+党建”、“党建+”、“智慧党建”等新思维新手段,把线下开展活动与线上互动交流有机结合。密切党支部与群团组织的联系,推广活动共同开展、阵地共建共享等做法,加大支持帮带力度,以党支部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四)严格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
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切实抓好“三会一课”,确保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不少于1次,支部委员会每月不少于1次,党小组会每月不少于1次,每季度上党课不少于1次,其中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全面推行支部“党员活动日”制度,每月相对固定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三下午),每次确定主题,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交纳党费等活动。党支部每年年初制定“三会一课”年度计划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严格考勤和缺勤补学等制度,规范做好“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记录。
严格规范组织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既直面问题、坦诚相见,又实事求是、出于公心,达到解决问题、触动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效果。支部中的处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在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同时,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严格规范谈心谈话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做到支部委员之间必谈、支部委员与每位党员必谈、支部委员与党外教师必谈。谈心谈话要坦诚相见,既要相互交流思想、沟通工作生活情况,又要相互听取意见、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支部书记找本支部每名党员谈话每年至少1次,支部委员之间谈话每季度至少1次,并做好记录。
严格规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开展1次教师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督促教师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评议结果一般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对党性不强的教师党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按规定程序给予劝其退党或除名。
严格党费收缴管理制度。指定专人收缴党员党费,督促指导本党支部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正确履行困难党员党费减免程序。每年1月、7月向支部党员公示1次党费收缴情况。
(五)抓好教师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
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严格党支部书记选配标准,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重点从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中选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努力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全覆盖。教师党支部书记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任期内保持相对稳定,鼓励支持其兼任系(所、中心、教研室)行政职务。加强支委班子成员的培养教育,强化支委意识,注重遴选一批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担任副书记或者支部委员,作为书记后备人选进行培养锻炼。
强化党支部书记培养培训。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把增强党务工作能力作为培训重点,把强化党性锻炼作为重要方式,学校每年组织安排1次教师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学院党委结合实际制定学院教师党支部班子成员培训计划,结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援疆援藏、精准扶贫等工作,积极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努力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能力。同时要在课堂教学、科研立项、组建团队、海外研修等方面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党支部书记拓展学术发展通道,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完善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激励保障措施。各学院要建立相关制度,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本单位工作规划、干部人事、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讨论决策,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师德师风、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治把关作用。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支部书记与所在系(所、中心、教研室)主任待遇等同。学校制定具体措施,激励支部班子更好地履职尽责。实行教师党支部书记每年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定期开展优秀教师党支部和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评选表彰工作,被评定为优秀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在职称评聘、职务竞聘、绩效考核、外出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要把担任教师党支部负责人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学院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
(六)主动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
健全发现培养沟通机制。学校党委统筹规划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单列教师党员发展计划。各二级党组织要指导教师党支部切实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把教师党员发展工作重心前移到写入党申请书前的关心和引导上。对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教师,党支部要尽快安排专人与其谈话,加大跟踪培养力度;对已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要强化教育培养尤其是思想上入党,强化实践锻炼,全面深入考察。主动帮助引导青年教师特别是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拔尖领军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条件成熟的及时确定为党组织发展对象。
建立联系责任清单。建立党员校院领导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制度,党员校领导根据其联系的学院,每人常态化联系该学院的1-2名非党员青年教师;学院班子中的党员领导同志每人都要常态化联系非党员青年教师,具体联系人员由各学院党委根据情况制定联系计划。学院党委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常态化联系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定期与他们谈心谈话、沟通交流。
创新教育培养方式。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作为重要考察内容,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参观实践调查研究、观摩支部活动等形式开展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强化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严格标准、程序的同时,优化、改进考察办法,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教师吸收入党。探索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三、健全完善教师党支部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委切实履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教师工作、人事、宣传、学工、教务、科研、研究生院等部门协同配合,二级党组织负责实施、教师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要点,每学期至少研究1次本单位党支部建设现状,及时制定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完善考核评估
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评估制度,教师党支部建设情况纳入每年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学校结合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专项检查。学校二级党组织具体指导党支部制定年度工作目标,每学期至少听取1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对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激励。
(三)落实条件保障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按照每名教师党员每年不低于150元的标准,列入年度党务工作专项经费预算。各二级党组织按照学校划拨的党务工作专项经费和党费,支持党支部开展活动,同时要按照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党建经费和党费。要通过建立“党员之家”活动室、培育“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设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形式,加大对教师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的投入,提供保障条件,形成并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